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独家 > 正文
     
 

用营销的思路做企业内刊 ——访北京和平铝业市场部经理、《和平人》主编张志波

 
  更新时间: 2014/8/15 点击数: 2193  
文/本刊记者 玉茗

    我在公司内刊的主编位置上已经呆了五年之久,到目前为止我也是第一任主编。今年6月,我们举办了集团公司内刊《和平人》的第4届编辑部年会,我们的内刊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认为,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用营销的思路做企业内刊,是让内刊在企业文化传播、品牌形象树立、经营动态传递、员工感情维系等方面收到更好效果、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把自己看作“营销人”

    对于内刊编辑工作,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多少发言权,因为我还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媒体人。为什么这样说?一是自己出身并不正统,之前既没做过媒体,也非新闻或相关专业科班出身;二是即使到目前为止,主编依然只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非全职;从参加工作至今,我实际做的更多的是销售与市场工作,所以,我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营销人”。

    回想这几年的内刊编辑工作,从内刊的创办、编辑的招聘与培养、每一期的组稿、排版与发行、通讯员队伍的建设、编辑部活动的组织等等,自己确实也付出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我认为,内刊能够不断成长并走到今天,我觉得自己“营销人”的思维和工作经历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用营销的思路做企业内刊,就是把内刊作为企业或者说是编辑部的一个产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整个的运营无非就是一个不断改善提升的循环过程,即如何把产品做好,然后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再想办法让客户接受并长期使用这个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前期的市场调研与消费者研究、产品的定位、组织的建立、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产品的分销、终端信息的反馈与统计分析、后期对产品的不断调整完善。对于内刊工作而言,我想也涉及到以上几个环节,比如创刊初期要先做调研与定位,创刊后要迅速成立一个组织或团队,然后努力让每一期内刊按计划顺利出版并发行,再想办法不断提高内刊的质量从而扩大影响力等等,当然在如此循环工作中,还有一个需要贯彻始终的理念就是要创新工作。

团队必须保持活力

    人决定事,有人才能成事,什么样的人成什么样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企业内刊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对于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内刊工作者在这方面可能面临的情况都差不多。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有组织缺纪律,执行力弱。大部分内刊工作者都是兼职人员,并且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那怕是有十几二十几个人的编辑部,也可能只有1—2人是专职人员;大家都有各自所谓的本职工作,甚至工作地点也相距很远;二是内刊工作本身在企业里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内刊的工作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企业中,最重要的活动,显然是生产(服务)经营活动,企业内刊与其相比,只能是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是必然的。以上问题直接导致了这个团队无法像企业其它正式的部门那样进行常规的管理。

    为了组建团队并让团队保持必要的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并做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工作。

    建立健全编辑部机构。设立了编委会,成立了编辑部。编委会主要由公司高层和主编、编辑组成。编辑部由顾问、总编、主编、编辑和通讯员组成;其中顾问和总编主要由公司高层担任。通讯员主要是根据集团内的机构划分和业务界定,要求各单位(车间)推荐一名相对固定人员。通过这样一个设置,既体现了集团层面的重视,并在活动的组织和举办过程中得到了上层领导的实际支持,也适当兼顾到了所有业务单位的适度参与。这也是营销学里边的公共关系和渠道的处理。

    找到一个合适的编辑,最好是专职。内刊的编辑和专业的编辑虽然工作类似,但要求还是有差异的。我们强调约稿不是和文字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这其实是整个过程中难度最高的部分。要保证稿件来源,需要帮忙组建和管理一支虚拟的队伍;为得到有质量的稿件,必须和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可能需要建立一个社团或者准社团;为了保证不断有新鲜的、不同风格的稿源,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一份报刊,只是三两个人,从写稿、约稿、编稿、排版、美编、校对,往往是一身数职,有的内刊人兼任办公室秘书、老总代言人、会议召集人、为内刊的出版跑经费、印刷、发行,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这个岗位人员最好是外表热情爱笑,内心激情感性,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好的执行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

    想办法让团队保持活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生产型企业里,要组建一个通讯员队伍,通过制度硬性分配名额指定人员,相对而言还比较容易。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这样一个虚拟组织的成员有集体意识、组稿义务和传播责任。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给大家按月随工资发放津贴、及时发放稿费、不定期组织集体活动、按时召开编辑部年会、在年终集团表彰大会上设单独的表彰环节,并在颁奖过程中配合播放专门为业务员制作的视频等等,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激励和肯定大家。当然物质偏少,精神居多。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大家对内刊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越来越高,也有相当的归属感,感觉编辑部更像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了。

办刊质量最重要

    优质的产品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典的4P营销理论中,第一P就是产品。内刊作为编辑部的产品,也只有不断提高其质量,赢得更多人的喜欢,才能生存,并有可能走得更远。

    加大通讯员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培训。比如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内部座谈交流、统一配发书籍并要求提交读书心得、每期报纸发行后要求提交读后感或评论、建立QQ学习群、在报纸上设置专业知识小栏目等等。

    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优化小栏目设置。企业内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起到传播文化,塑造文化,纠正文化,改善同事关系等作用,它还承担着引导方向,凝聚内力,约束行为,改善劳资关系等作用。因此栏目定位及语言风格都不可太马虎,也不可太生硬,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文化的力量。小栏目要多元化,稿件篇幅要尽可能少,信息量尽可能大,尽可能图文并茂。比如一句话新闻、图片新闻等等。

    选题注重策划,并偏重市场和管理。对于头版重要位置,所选的主题要紧扣企业当前最关心的,读者关心的程度倒在其次。可是与读者的贴近度也要考虑。比如安全,节能降耗,爱岗敬业等主题这类主题是企业长期关注宣传的,但是这类主题,要通过人物事件等来传播,而不能只是单调的教育。这就体现了策划的作用。另外,内刊选题比较多的来自于公司管理需要、行业市场变化和客户关注点三个方面,内刊的内容与公司的管理和市场开拓结合紧密,从而让内刊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工具之一。

    关注普通员工,挖掘感人细节。如生产是人数最多,也是写稿最弱的部门,由于工人素质普遍偏低,文章的数量及质量明显不足,但这个部门恰恰是公司文化最需要普及的部门,怎么办?通讯员注意搜集并提供信息、编辑经常下车间看似随意的聊天、用相机捕捉专注工作的神情和开心工作的笑脸等,再由编辑亲自写稿完成。

内刊工作也须创新

    内刊工作虽不是什么尖端科技,但从采编到出版,再到团队建设和活动组织,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倾注内刊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只有让这个团队保持适度的新鲜和活力,才能写出好稿子,做出好产品。

    团队活动形式要创新。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小活动,并有一些小创意,让大家感到新鲜和不一样。如这次我们的编辑部年会就是采取召集大家到下属一个分公司采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既促进了分公司的现场管理,也达到了深挖分公司管理亮点,增进各公司之间交流和友谊的目的。另外,我们还为每一位参会人员准备了一条兰色的小丝带,要求大家活动全程统一佩戴在左手腕,并结合企业实际用文字为兰色带赋于了特别的意义,会前诵读,这一细节几乎没什么成本,却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要创新。据统计,内刊表现为杂志的占据了42%,其次是报纸(35.0%),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企业对网站建设的重视,目前专门出版电子版专刊的企业也占到了一定的比重(23%)。在最终提供给目标读者的时候,除了印刷版(53.3%)外,网络版(25.0%)和企业内部的电子邮件版(21.7%)也占到了一部分。作为自媒体时代代表产物的微信、微官网也有一定的涉及。可见,企业内刊也开始呈现出传统媒体和网络/电子媒体共存的特点,网络刊物以其成本低廉和传播范围广已经受到了部分企业的青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传播载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只有紧跟形势才能与时俱进。

    当然,对于做企业内刊而言,不管是采用什么思路,我想如何去组建一个有活力有集体观念的工作团队,并不断提高产品(内刊)质量,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不二法则。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