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企业文化要“走出去”

 
  更新时间: 2014/10/11 点击数: 2284  
文/中宣部政研所研究员 李俭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随着中国公司的发展壮大,他们也必须“走出去”迈向全球经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能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保障能源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国能源企业已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发展,而是同时走上了海外发展壮大之路。比如,进入21世纪,仅中石化就已经在全球23个国家执行着40多个油气投资合作项目,遍布非洲、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北美和亚太六大战略油气区,呈现“油气并举、海陆兼顾、常规和非常规协调发展、资源接替序列清晰”的良好发展局面。

    那么,贯彻“走出去”的战略,如何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成功呢?实践证明,加强文化的融合,是其重要保障。

    走出去的企业,要务必融入投资所在国,而要如此,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融合。这是能源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成功的关键,也是能源企业成长为全球公司的最高境界。要大力推进跨文化融合,努力把企业文化“软实力”铸就成为发展的“硬支撑”。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文化融合呢?依据成功企业的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架设文化融合的桥梁——着力掌握他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语言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因此,努力学习所在国语言或通用语言,成为文化融合的桥梁。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文化。国际合作不但要掌握语言,而且也要掌握制约语言的运用、赋予语言特定意义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打好文化融合的基础——切实增强相互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承着不同的文化。在“走出去”的国际项目合作中,应当努力消除“本文化中心主义”,即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他文化,也不能用本土文化的范畴和价值观念去评判他文化,不要对他文化存在偏见和歧视,要树立动态的、关联的文化观,这是对参与国际合作人员素质的极大挑战。美国管理学家利克斯曾说过“大凡跨国经营的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体会所招致的结果。”没有跨文化的理解,也就不可能实现文化的融合,也就没有跨文化合作的成功。比如,阿拉伯国家,都信奉伊斯兰教,与我们中国人在文化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每天定时进行祈祷,不论当时正在做什么,大都会履行这项程序。每年的斋月期间,白天禁止饮水、进餐、吸烟、喝咖啡,每天工作结束时间大大提前。“走进”这些国家,就要对此给予充分理解,而不能按照我们国家的习惯行事。

    铺设文化融合的纽带——认真做好交流沟通。“走出去”的企业必须通过跨文化理解、跨文化参与及融合,建立适合跨文化合作沟通模式,消除偏见,减少盲目性,双方共同构筑沟通的纽带,才能确保企业国际合作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合作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为促进合作人员的跨文化理解,形成高效的跨文化沟通,必须有意识建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传播组织与渠道。坚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寻找文化融合的核心——建立共同愿景目标。“走出去”的企业,与所在国最大的差异是思想的差异。如何让对方人员理解合作所指向的目标愿景,这是文化融合的核心。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如文化同化法、敏感性训练法和实地经验法对合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各方人员心同此向,志同所愿。中石化尼日利亚项目合作中,就对此下了极大功夫,收到很好效果。对方工会负责人给Addax公司CEO写的感谢信中就说,“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协作,相互鼓励,投入热情和汗水,就必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将会与Addax管理团队通力合作,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