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海尔裁员:颠覆还是颠倒

 
  更新时间: 2014/10/11 点击数: 2151  
文/吴勇毅

    在经历了持续30年的功成名就之后,张瑞敏和他一手缔造的海尔集团面临着空前的大挑战:大裁员。

    继去年裁员1万名员工,近日张瑞敏再次语惊四座地表示,“去年年初时海尔有8.6万人,年底时变成7万人,人员减少比例超18%,今年预计将再精减1万人,主要是中间管理层,一些业务变得智能化后,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而近来张瑞敏反复强调的“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层”理论、“自主经营体”概念、“人单合一”名词、“创客”新义更让员工和业界人士直呼看不懂,一片茫然。

“老大”位置岌岌可危

    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国内家电巨头,从1985年用一把锤子砸出一个世界名牌,海尔创造了一个神话,兄弟俩的海尔标识出现在千千万万用户家中,海尔俨然成为了中国家电产业从渺小到强大的见证人。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面对市场环境的巨大转换,作为家电巨头海尔,作为有“中国企业教父”之称的张瑞敏,也必须要靠外人看来近乎残忍的大规模的裁员手段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令人始料不及。

    近日,工信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家用电冰箱累计生产4108万台,同比增长0.3%;空调生产7253万台,同比增长14.4%;洗衣机生产2720万台,同比下降3.8%;而液晶电视内销出货累计1857.8万台,同比下滑17.2%。

    不过,如此裁员行动与计划,难道仅仅是受到大环境拖累使然,有没有自身经营管理积弊难返的原因?2004年,海尔集团超前实现了千亿元的销售规模,这使得海尔成为中国制造业有史以来第一个靠自主品牌为主而创造了千亿级年度营业额的企业。当时,海尔蝉联冰箱霸主多年,竞争对手基本构不成威胁;在洗衣机和空调领域,公司稳居第一梯队,和小天鹅、格力、美的等企业基本并驾齐驱;并且公司也已进入到彩电、电脑、手机这些黑电和IT领域。

    而今令人尴尬的是,海尔仅能维持冰箱的龙头地位,且在低端领域的竞争力已和美菱不相伯仲;空调的领先地位已被格力、美的甩得越来越远;洗衣机亦落后于美的;彩电业务在业内的地位只能属于“第三世界”,IT业务更难算上主流。海尔这几年唯一称得上较为出彩的业务发展来自于厨房电器,虽然和老板、华帝在体量上无法相比,但与其他综合家电企业相比,仍在体量上保有优势。总体来看,海尔这几年的产品地位在业内持续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大而不强”。而这从财报上更能窥见一斑。

    青岛海尔2013年财报显示,2013年公司实现收入864.88亿元,同比增长8.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8亿元,同比增长27.49%。海尔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尔电器年报则显示,2013年销售额实现622.63亿元,净利润为20.37亿元。两家上市公司营收接近1500亿元,净利润达到62亿元。

    不过,若将海尔与行业中的其他巨头相比,海尔的盈利能力则黯淡不少。2013年,美的集团实现营收1210亿元,净利润73亿元;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200亿元,净利润108亿元。海尔集团总营收远高于美的与格力,但净利润排在格力108亿元和美的73亿元之后。今年一季度,海尔与美的、格力的赢利差距进一步扩大。

    因此不难发现,海尔当前的业务发展陷入到增长乏力的瓶颈,被对手连续赶超。这些年,海尔的经营理论纷至沓来,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张瑞敏越来越像中国企业的“教父”“精神领袖”,但是勿庸讳言的一个事实是,海尔至今在国际市场仍无重大突破,海尔品牌在全球市场仍然是一个中低端品牌,和国际大牌如三星、苹果、索尼相比,海尔仍难于比肩。

人单合一之下的“小微企业”

    业界有一种看法,海尔试图逐步将8万名员工分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形成小微公司,小微公司的员工与海尔解除合同,因此在册员工看起来减少了。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如此减员是不是达到了转型增效的目的?

    张瑞敏早就力图开启海尔的裂变之路,将原来的“大笨象”肢解成欢快的众多“小麋鹿”——灵活轻便的自主创业的小微公司。在2011年,张瑞敏就提出“人单合一”“创客”“小微企业”概念。今年1月起,海尔更是将产品定价权、用人权、利润分配权,更多地下放给自主创业、从海尔出来的员工所创建的各个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干得多就赚得多,做得好就赚得好,可借用海尔品牌、平台,海尔提供一切便利。截至2014年3月,海尔内部已形成109个小微在线项目,并建立30多个平台。海尔雷神游戏本、空气盒子、智慧烤箱就是这些小微公司的产物。

    去年,海尔提出向互联网转型的战略,在这一大框架下,“去制造业化”“人单合一”“创客”等理念,被海尔更全面地提出。但是,对这些理念持认同的并不多。

    而“人单合一”所带来的观念冲击和雇佣关系的改变,争议更大。“人单合一”使得海尔旗下的小微企业越来越多,这类公司看似是给员工提供了创业平台,但实际上给员工提供的舞台有限,负面效应却不小。在劳动合同层面,这类员工不再和海尔发生雇佣关系,仅是海尔的业务关联方,而所谓的创业,做的事情还是和原来在海尔上班时基本一样,员工没有了归属感与安全感,积极性、创造性可想而知。

    对此,家电业知名人士梁振鹏认为,小微企业由员工自负盈亏,这种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定程度的创新,能调动有能力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然而弊端也很明显,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善于当老板,而且员工会因此变得急功近利,会纯粹以短期的财务考核与物质刺激为主,所有人都会变得只看重短期业绩而忽视长远发展。家电业观察人士刘步尘也认为,这些以海尔为名号的小微企业不会考虑上游的核心技术专利、产品创新研发,只会考虑在终端产品上进行外在的颜色、款式和形状的变化。这种模式过于强调利润,长此以往,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母公司海尔,对其未来的技术布局、专利布局、研发投入等核心竞争力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而这种去除中间商、直接与总部联系的小微企业一定就快捷、高效吗?一位与海尔合作多年的经销商认为,控制力还在总部。有的地方,小微企业比原先的海尔工贸公司更没权,反而流程更慢了。像某区域冰箱销售“小微”,上面有一群“婆婆”:营销部门催它搞活动;三门冰箱、卡萨帝(海尔高端子品牌)的部门也下指令;培训部门有通知;管海尔专卖店、国美、苏宁的部门长也要找它。

    “大象跳舞”不易。张瑞敏所希望推行的管理变革,本想从简从轻,然而却由此产生海量的组织内部协调关系。很难想象,当数以千计的小型研发、生产组织、销售机构同时存在于一个大型企业体内,那个管理总部需要花多大力量去协调它们啊。而由此带来的新难题,很可能反而大过老式的大型企业管理模式。

    从深层次看,海尔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石是基于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等提出的“流程再造”理论,进而实施了“人单合一”的策略业务单元改革。但是,一直没有人质疑,“流程再造”和制造业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是否兼容。管理学家王璞认为,“微笑曲线”就像一个涵盖制造、营销、研发的大流程,而“流程再造”盯住的却是企业内部的小流程,一味追求短期的效率。因此海尔或只是看到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性,却忽略多快好省中的“好”才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片面追求效率,索尼就是海尔的前车之鉴。

    如何在“中央控制”与“小微企业”灵活性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向互联网转型与业绩压力之间取得平衡,是时下海尔的当务之急。

制造业互联网转型之困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可以自我颠覆,但是颠覆得不好可能就会颠倒。

    互联网专家项志刚认为,“制造企业转型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新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但是这些传统企业一定不能放弃制造。产品是本,互联网是末,只是技术手段,转型互联网企业,企业一定不能舍本逐末。家电企业最终呈现给消费者的一定不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商业模式,更不是虚拟经济,而是实实在在的工艺和质量高、消费者青睐的产品。”

    企业裁员虽然是经济周期下行的常态,但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常态不是裁员,而是物尽其用,人尽其用,如果海尔有意全面转型互联网,却同时删除这么多人力资源,其背后隐含着某种危机。

    面对家电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的现实,早在2009年海尔就提出了“去制造化”的转型策略,近一两年更是力图通过互联网来加快“去制造化”,然而对于在核心技术专利优势、产品品质把控能力、品牌附加值等方面都不足的海尔,甚至中国本土家电企业来说,“去制造化”并不适合。当前海尔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似乎愈来愈严重,越来越多把自己的一些重点产品外包出去给其他企业生产,例如海尔已将彩电、电脑等制造外包,而对于海尔目前的主营业务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白电产品,海尔正通过平台化、互联网化的定制思路,试图让它们更好地持续成长。然而不管是O2O线上线下一体模式,还是C2B预售模式,也只是小众市场,它只能是锦上添花,不可能代替企业内部大规模研发、生产。

    以海尔时下迷恋的C2B预售模式为例,它所遭遇的各种挑战不比传统经营模式少。一是销售渠道变少了,厂家日益孤掌难鸣。C2B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厂家与消费者单线联系,没有中间商参与宣传与渠道的拓展,以厂家一己之力要在全国做大做强,颇为费劲。同一个产品一样,一个产品的网上定制、预售要做到广而告之,也必须投入大量广告、促销来引导流量,也要诸多代理商、分销商一起推广、促销,不然就难于将网上极为分散、海量的用户的相同需求引导至同一条定制路径上。二是管理难度加大,成本提升。C2B的特质是“个性”,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线的标准化和流程化,而消费者的需求千差万别,这样多样化、个性化的定制生产固然迎合消费者需求、增加销量,但同时也会提高厂商的经营成本,比如没办法实现像以前那么大规模化的生产了,这样产品单位成本就会增加,单位产品利润会减少。三是售后问题容易频发,一些不诚信的问题也将困扰着预售模式。以近年在网上兴起的手机预售为例来说。智能手机是高度注重体验感受的产品,目前盛行的网上预售模式常提供产品参数参考就开卖,消费者根本就无法体验产品的好坏,而且还要先行支付购买款项,这实际上是为厂商试错买单,增加厂家与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随着近几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海尔在某些制造环节确实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缩减有其必要性。但张瑞敏称要裁的员工主要是中间层,不难看出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令海尔下如此裁员决定的主因,很可能是海尔目前真的在经营上遇到了很大的坎,仅依靠内部调节难以奏效,只能通过这样一种激进的手段来维系企业的良性发展,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一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现实的问题是,海尔近几年业务中积累的问题,是否靠裁员本身就能解决?O2O、C2B模式就能挽救深层次的制造业压力和危机?

    令人寻味的是,正当业界谈论海尔大裁员时,苹果iPhone6两大组装厂富士康、和硕却正在大陆大举招兵买马,世界制造业巨头富士康计划扩招10万人来满足客商要求。分析富士康老总郭台铭近几年的言行,很少听到他奇想异论,没听说他挥斥方遒要“大裁军”,更没听说要“转型互联网企业”。这或许能给国内一些热衷、迷恋互联网的传统制造企业一些启示。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