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故事营销”勿东施效颦

 
  更新时间: 2014/10/11 点击数: 2586  
文/谭小芳

    现在很多品牌都在讲“故事营销”,并开始大肆宣传。于是乎很多的企业一哄而上,都在请各位“大师”出谋划策,来为自己的企业找个故事匹配。实际上,很多企业的营销故事其实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丑态出尽,身败名裂。其实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适合做“故事营销”。

    故事营销使很多的企业影响力大了起来,品牌建立了起来,市场份额大了起来,甚至被写进教材,载入企业史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像我国的海尔“砸冰箱”之事宜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某企业的老板喝漆料让消费者相信其环保,阿里巴巴的品牌名字来自于《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等等。

    综合各类营销故事,炒作也罢,创造也罢,虚构也罢,诉说也罢,炒药狼认为所有的故事还是应该是以人为本,毕竟你的产品是由消费者来购买的,他们是最终为你的产品埋单的人。那么一个成功的营销故事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

    与企业营销诉求相吻合。企业的营销诉求有很多种,像品牌诉求、企业诉求、产品(功能性、时尚性等)诉求等。在构建自己的营销故事时企业一定要搞明白自己要传播的诉求是什么,即你的故事必须传承你的营销诉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每天晚上,我们都在看很多的电视广告,这其中大部分是产品性广告,很多广告片往往是在演绎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来对产品主张进行诉求(比如某个品牌手机的广告现在在央视做的就是产品诉求类营销故事)。

    具有可信性。企业无论是诉说故事,演绎故事,还是摘录故事一定要可信,一定要让消费者认为有这么回事情,是存在的。只有这样,他才会将故事的可信性和你的企业、产品、品牌联想起来。千万切忌搞了一个故事自己不信就罢了,把自己的故事传播给受众,消费者不相信,那就完蛋了,还不如不做。

    能引起消费者共鸣。人遇到任何事情绝对不会一听便过,一扫便过,一视一触便过,所有他用神经所能触及的东西,都会去想象,会去思考,不可能像一些人所讲的“左耳朵出,右耳朵冒”,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思维意识的十多岁以上的消费者。问题是在你的营销工作中,你的广告故事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吗?无论是产品共鸣,还是情感共鸣。

    能广为传播(传播性要强)。你的故事做出来了,能传播出去吗?能有效的传播吗?能传播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中吗?这就需要我们企业的相关人员在进行故事创作策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如何将该故事进行传播,是线上线下结合,是互动传播,还是空中与地面结合,还是植入式传播等等。传播性不强,效果就不会好。

    能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既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那么,炒药狼认为我们企业的营销故事理应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之融入我们企业的信仰、价值观、使命,使之成为企业内部营销的一个手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传承的一个工具。当员工成了文化传播的载体,他能不将该文化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吗?不能。

    能有效促进销售交换的达成。不能有助于企业终端销售达成的营销故事就像没有操作性的策划方案,就像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如果相关营销人员采用此营销故事,不但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或者说是平平淡淡,无波无澜,甚至造成反面效果。

    演绎品牌故事并没有错,但是经不起推敲,硬是糊弄消费者的强行演绎,随着现在传媒的发达,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简单的经不起推敲的品牌故事的帖子在网上出现就会马上形成“蝴蝶效应”,使企业卷入危机的漩涡。此时企业即使指责发帖人为竞争对手所为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是自己的问题在先。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