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外资“抢食”三步曲

 
  更新时间: 2013/12/9 点击数: 1978  


文/邹凌远

 

近期,外资加快对国内农业领域,做空声音越发强烈。与此同时,随着外资涌入中国农业领域后“双刃剑”的功能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发挥缓解农业发展资金不足、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等正面作用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企业大失所望,使得国内高端乳品市场80%被外资全盘控制。倘若说三鹿的陨落是中国乳业发展技不如人的不幸,那么本土乳制品企业应集体深入反思,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就在三鹿被曝光后仅四年时间里,曾经由三鹿占据的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却被外资奶粉品牌成功瓜分,且产品价格一涨再涨。然而事实上,国人对乳制品消费“抑内扬外”的做法是盲目之举,外资产品跟本土产品无异,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今年遭遇产品质量危机的新西兰恒天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且它供应原料的很多外资奶粉都涉事。

 

此外,国内还有很多运作良好的企业和本土品牌,经常莫名其妙被曝光产品质量危机。这些本土企业不善于公关炒作,往往在被曝光之后,从此就一蹶不振,沦为外资企业的囊中之物。显然,对于资金雄厚、跨国运作经验丰富的外资企业来说,在媒体运作、公关炒作等各方面都比本土企业娴熟老道,在社会舆论战上,他们必然是更胜一筹。而本土企业通常都是一门心思在做产品,非常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自然一旦出现问题就陷入被动地位,更难以流畅的应战而轰然倒塌,因此很多企业莫名的死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由此可见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极影响严重性。

 

农业乃立国之本,古往今来农业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当前地少人多的特殊国情下。农业对于国家的影响力不仅仅是消费层面,更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外资打击中国企业的三步曲正在愈演愈烈,农业已经迫在眉睫,农企安全应尽早上升到国家长远战略高度。

 

舆论战:行业摸黑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潜力需求市场,外资企业早已垂涎已久,早在中国入世之前就开始了蚕食的步伐,入世之后就加快了进程。国外经济发展比中国早发展几十年,因而在各行各业各方面都比本土行业成熟、规范很多,且技术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步。在国际市场上,很多行业的各项标准都是由外资企`共同制定,在对外贸易中本土企业只有遵从。因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地位,为了能够快速站稳脚跟,从本土企业受众瓜分市场,占据国内行业的领导地位。他们通常采用的第一步是舆论闪电战法,以最短的时间,平稳的策略。以国际权威、领先标准,配合舆论宣传,颠覆国内行业标准,捣毁本土企业的市场基础,抹黑行业的手法就成为经常采用的手法。面对外资国际标准和强大的舆论炒作,本土企业束手无策早早就范,如此本土企业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场根基就被土崩瓦解。

 

2011年,国内软件行业遭遇抹黑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商业软件联盟公布的2011年全球PC软件盗版研究报告则声称,全世界半数PC用户承认使用盗版软件,中国更是高达77%。几乎是国内调查数据的两倍。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超元实验室和互联网实验室共同发布了《2011年度软件盗版率报告》,报告称,按照全部软件计算,2011年中国软件盗版率为11.8%,2010年这个数字为12%,而应付费软件盗版率为3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资企业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了国内农企的安全,国家应谨防这类手法的重演。

 

金融战:低价抄底

 

原本外资企业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比本土企业强大,他们不需要自身生存风险。因而,面对实力弱小的本土企业,外资企业打击的就是采取高效率的金融围剿战,凭借自身的雄厚资本,混乱市场价格体系,拖垮本土企业。而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战,本土企业原本就资金不足,毫无能力应对这种巨大的消耗战,结局都是以失败告终,要么倒闭,要么破产。如此这些破产的企业,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收购高价,沦为廉价的拍卖品。等到实现了这一目标,外资企业就采取第二步,快速出动,启动低价抄底收购行动,迅速入主中国本土企业,完成控股,达到其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目的。且这种策略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原本这对当地经济就是有利的,自然能够获得政府同意。为此,外资实现廉价抄底,以最小代价完成控股后,在本土的竞争对手就被有力消除,沦为自身的战利品。

 

最近几日有关外资企业江西高价收粮致当地多家粮企倒闭的新闻报道不绝于耳,再加上最近必和必拓准备收购加拿大钾肥的报道,外资已经加快对于农业领域的布局。如果前几年高盛养猪还只是被我们嗤之以鼻,那么这回外资布局是针对整个农业领域而来的,势必会引起农业产业的重新洗牌。可想而知,外资的深谋远虑,更严峻的是这一策略正在实现的更广,涉及的行业更多。

 

品牌战:垄断市场

 

历来国人都有一大消费陋习,那就是崇洋媚外,这一现象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验证。在国人眼里,国外的舶来品是更高身份、地位、品质、虚荣心的象征,走到哪里都能得到认可。市场反应也是如此,但凡国外品牌商品,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格外认可和喜爱,更有甚者已经把国外品牌商品神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跟本土市场的落后有很大关系,很多行业的品牌化运作都是从2000年后开始。相比国外市场上百年的品牌化运作历史,本土品牌的优势自然是相形见绌,难以匹敌。尽管进入互联网时代,国内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脚步已经飞速发展,追赶着国际水平,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加入国际竞争,但不利局面仍然未改变。面对本土市场的品牌需求高度升温,国人对品牌产品的追求也为外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做好了铺垫。

 

外资企业大部分都是饱经风霜的大企业,很多都是历史深厚的大品牌,在海外往往都是区域市场的垄断者。因而,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采取的第三步策略就是发动品牌轰炸战。以自身深厚的品牌核心优势,绞杀本土刚刚进入品牌化运作的新兴品牌,继而直接占据整个行业或市场。

 

孟山都、拜耳等跨国集团在2009年成功垄断了中国玉米、大豆、麦子等种子市场,且这一垄断还在逐步扩大到更多种子,最终目标势必垄断整个国内的种子市场。在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外资大幅提高种子价格,甚至出现了“1克种子1克金”的天价种子,使农民饱尝国外高价种子的苦果。

 

外资在本土市场的不断渗透,严重挤压了民族企业的经营空间,不仅使民族企业生存艰难,一些民族企业甚至沦为外资操控的“棋子”,更加大了国民的生存压力。农业是国民生产的基本,更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决定着国家的命脉。外资盯上了国内农企,各种做空本土农企的事件也急剧增加,因而,农企的安全保护迫在眉睫,这也是国家发展的紧要问题。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