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商学院里的那些事

 
  更新时间: 2013/12/18 点击数: 2416  

文/甄奕

 

在大学校园,尤其是著名的高等学府里,周末,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校园中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驾着豪华轿车、穿着名牌西装、带着昂贵手表,一副老板派头,而且个个神色匆匆,这个群体就是时下越来越被社会关注的“EMBA一族”。不说EMBA的平台有多大,不说E卡的价值有多高,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EMBA学员们正在日益成为他们所在领域的引导力量。虽然,不是选择了EMBA就能成为精英,但是,越来越多的精英在选择EMBA。EMBA作为一种新的金卡生活,逐渐成为商界的流行趋势。

 

EMBA教育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的。其实质特征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是随着商界领袖及中层管理人员对补充和更新商务知识,提高经营本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

 

EMBA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读EMBA的理由

 

对于担当企业高层管理职位的EMBA学员来说,读书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因为同学而结成的一个含金量很高的“特殊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对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很多人来参与EMBA的学习,就是看中了这个战略平台。因为,这里是精英荟萃、强者云集之地,那些国内企业界的风云人物,那些在中国富豪榜上有名次的人,有可能就会成为你的同学。所以,一位在攻读EMBA的学员说:“上课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班里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做不同事情的成功人士,这个平台很有价值。”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能达成共识。

 

金字招牌E卡,首先是一种身份的标识,它象征着良好的教育背景、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卓越的企业管理才能等,这一品质使它区别于许多金卡。

 

不说EMBA的平台有多大,不说E卡的价值有多高,一个不容否认的现实是,EMBA学员们正在日益成为他们所在领域的引导力量。虽然,不是选择了EMBA就能成为精英,但是,越来越多的精英在选择EMBA。EMBA作为一种新的金卡生活,逐渐成为商界的流行趋势。

 

最心仪的就业领域 来自全球EMBA巡展研究机构针对全球EMBA巡展中国候选人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学习动机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提升事业前景、学习新技能、获得转行的能力、提高薪水、自主创业。85%的中国EMBA申请人将提升事业前景作为第一动机,这个数据与日本、韩国相似。亚洲学生对短期薪水提升的兴趣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他们更愿意将EMBA看成获取长远利益的途径。

 

在择业方面,以下10大企业对EMBA毕业生最具吸引力:JP摩根、麦肯锡、辉瑞、诺基亚、IBM、花旗、美林、波士顿咨询集团、葛兰素史克、微软。中国EMBA最心仪的就业领域分别为:咨询、金融服务、银行和财会、工业和工程、信息技术和通讯、非营利和公共部门、制药和健康、零售及消费品、媒体。

 

商学院的教授类型

 

商学院是大学诸多学院中和管理实践结合最为紧密的学术机构。大多数的商学院都招收MBA和EMBA学生。由于这两类学员几乎都来自于管理一线,在商场上拼杀了很长时间后,希望能到高校“充电”继续奋战。所以,他们对教授的授课水平要求相当高,既要有深厚的管理理论,又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然而,这样的教授在商学院属于“珍品”。

 

在现有高校教师选拔的机制下所甄选的商学院教授大都拥有博士学位,但是管理经验不足或者几乎没有。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在企业工作过,或者从来不到企业进行深度案例研究的教授能够给管理者传授有价值的管理经验。所以,企业界对商学院教育质量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来自企业界的批评,也开始让商学院的管理者开始自省,商学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授?

 

商学院的全职教授大致分为三类:学术型、实践型、两栖型。学术型教授擅长理论研究,把在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首要使命,其和管理实践往往联系较少;实践型教授擅长指导实践,长期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以此为乐。在当前一些商学院追求学术地位的大环境下,学术型教授占主流地位,实践型教授则处境较难,一方面要指导企业实践,一方面还要写学术论文,压力也大,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两栖型教授则兼有学术和实践两个特点,这是商学院最为杰出的教授。然而,培养“两栖型”教授绝非易事。商学院需要企业家的经验和智慧,企业家可以作为商学院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商学院开始邀请企业家担任商学院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等,以此来弥补商学院教授的不足。

 

然而,从企业家到教授的转变绝非轻而易举。企业家和教授是两类不同的人,两种角色很难集中在同一人身上。因为从其本质上来讲,“教授”和“企业家”是两类非常不同的职业,对人的任职资格以及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时,二者的使命不同,兴趣不同,关注点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比如,大多数的教授是“完美主义者”,作研究时习惯考虑各种不同的变量以及各种不同的约束条件,往往思考大于行动;而企业家则不同,冒险精神强烈,边干边学,在行动中矫正。在现有的高校师资培养制度的约束下,企业家变成全职教授几乎是不可能的,商学院可以聘请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参与商学院的教学。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年功。当好教授,对企业家而言有几个很重要的挑战。

 

首先,需要企业家具备分享的动机。行为来自于动机。优秀的教授是需要有高度分享精神的,需要把自己的所知、所想分享给学员。而许多企业家不愿意把自己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别人,视其为自己的独门秘籍。

 

其次,需要企业家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很多企业家只有管理实践,缺乏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通过理论来总结管理实践,则很难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管理模式的形成受制于企业情境要素的影响,只有企业家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功底才能从管理模式中总结经验,提出更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

 

第三,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仅仅到商学院做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尚不是教授的主要工作,教授需要指导学生,而指导学生是很艰辛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