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价值观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

 
  更新时间: 2014/6/25 点击数: 2611  

价值观听起来陌生,似乎是政府的宣传运动,与我们无关。此言大谬!价值观是个无处不在、极其平常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日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价值观支配,只是我们不意识罢了。

 

我们都听过一则中国寓言:父子二人骑驴出行。先是孩子骑驴,父亲在一旁步行,老人见了认为不象话:儿子不尊敬老人。于是父亲骑上,儿子走路,被妇女看见,批评父亲不爱护孩子。后来改为两人一同骑,青壮年又认为残忍,不爱惜为人类干活的牲口。最后是把驴腿一捆,父子两人抬着驴走。这三群人的价值取向分别是:尊老、爱幼、重生计。他们的不同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

 

如同世界观就是怎么看待世界、人生观是怎么看待人生一样,价值观就是我们怎样看待“价值”。“价值”,是我们认为可贵的东西,或者说重要的东西。价值观,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价值与信仰、使命、追求、欲望、需求有因果关系,是教育、修养、生活历练向精神层面的升华。

 

价值观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难以窥见。我们通常不去审视我们的价值观,对它们的生成和消长,我们听之任之,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甚至不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根据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的心灵有如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意识层面水面以下的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少部分意识控制,大部分由潜意识所主宰,人却没有觉察到。

 

既然价值观存在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有无必要让它们浮出水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结论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来自我的观察和感受。我做培训的一个内容是帮助学员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导引的结果,往往出乎学员的意外。用时下流行的话说,震撼!学员反映,原先的许多行为发自本能或者下意识,不明白它们的来龙去脉,审视了价值观,就像捅破了窗户纸,把自己看明白了。界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头脑清醒,做事自觉,完成了从“自在”到“自为”的飞跃。

 

我们价值观成形、发展的过程,是我们成熟、成为有独特个性的成人的过程。挖掘我们的潜意识,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有意识地进行价值观方面的修养,可以使我们的人生道路走得更清醒,活得更明白。有意识地培育、践行高尚的价值观,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人类认同的普世价值有百来种,例如健康、爱情、信仰、真理、尊师、忠君、孝顺、成就、荣誉、财富、友谊、家庭、美丽、善良、慷慨、尊重、享受、舒适、诚实、安全、名声、权力、地位、长寿等等。

 

对于普世价值,没有人会否认。但是不同的价值在我们心中有不同的权重,甚至有取有舍。我对一千多职场人士的价值观体系作过调研。我的发现是:尽管我们认同的价值观有几十种,但是每个人始终笃信并坚守、在任何情况下不愿意放弃的只有3-5个。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是我们处世的底线,怠慢不得,马虎不得,触犯不得。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判断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特定情况下,有些价值可能相互矛盾。古代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就是不能同时既为国又为家而产生的纠结。现代生活中常常有工作和家庭,追逐利润和社会责任,朋友关系和原则,责任和自由的矛盾。当这些价值在特定环境下发生冲突时、在我们左右为难时、在我们可以选择A也可以选择B的时候,我们的最后抉择反映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熟知的裴多菲名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三个价值中,诗人认为自由最重要,爱情次之,生命再次之。爱情和生命可以舍弃,而自由是无论如何不能剥夺的;没有自由,爱情和生命失去了意义。自由是诗人的核心价值观。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一生致力学术研究,追求真理,他何尝不知道西方文明!而他晚年表达的人生感悟是:“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容忍是这位学者晚年的核心价值观。

 

普世价值在我们心中的取舍、排序和权重不同,形成了我们各自的价值体系普世价值在我们心中大体分成三个序列,第一是处于核心地位,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第二是有时坚持,有时放弃的;第三是我们认为无足轻重,“如浮云”、“如粪土”的东西。古代有个笑话,说一人家境贫寒,怕别人笑他穷,于是买块肉皮,吊在梁上,出门时把嘴唇檫得油晃晃的,显得午饭是吃了肉的。肚子空不要紧,面子万万丢不得。脸面,排在这位穷书生价值体系中的第一序列。当代画坛巨擘吴冠中(1919-2010)是另一个极端。他毕生作画,有十几幅作品在国际上拍出过上千万元的天价。生活上他不修边幅,理发就在楼下路边的剃头挑子上,5元钱,十几分钟了事,遇见邻居路过,主动寒暄,未见丝毫赧颜。财富能带来的享受和荣耀,能给他长的“脸面”,他麻木得近于迂腐。但是,我们都知道,吴冠中烧掉过几百张画作,但凡自己不满意的,绝不示人。可见他十分在乎自己的名声。这种矛盾,只有剖析价值体系,才能得到解答。

 

发生在最近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小学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他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着全校师生许下诺言:只要你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门口这条路上不乱扔垃圾,见到乱扔垃圾行为能及时制止,使这条路的卫生状况得到改观,我就在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一个月过去,校园外的这条巷子真的变了样:没有一片垃圾,非常整洁。这位校长在兑现承诺时心里也打嘀咕,但是在他的价值体系中,教育的责任和说话算数的品质排在第一序列,而个人的面子、害怕猪咬的担心自然就顾不上了。

 

 

价值体系决定人的高尚、平庸或猥琐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价值观可以分两类,利他和利己。前者有敬业、诚信、友善、尊重、平等、责任等,后者如事业心、成功、财富、名誉、地位、权力、影响力等。个人有追求未可厚非,但是不能缺少社会责任和道德一面。个人价值观如果没有道德相伴,如果不和造福他人结合起来,最好的结局不过是个人的成功,没有多大意义。利他或利己的价值观,以及它们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我们的高尚或猥琐。

 

人类处于经济大发展的历史阶段,精神、道德、个人修养、从容自然的生活方式受到物质追求和贪欲的冲击。一夜暴富、短时间内成就亿万富翁的奇迹故事不绝于耳。即便如此,对于成功的企业家,人们只是羡慕和感叹。对于不劳而获、以继承方式过上奢华生活的富二代,人们投以鄙夷的目光。真正感动中国的人物是雷锋、焦裕禄、郭明义。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尊为楷模的,是圣雄甘地和特蕾莎修女。甘地过了一辈子苦行僧生活,为弱势群体争取平等权利,为被奴役民族争取独立地位,为宗教和解、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特蕾莎修女,做了一辈子慈善,帮助了几十万的麻风患者、穷人、病人、孤儿、流浪孩童等,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甘地和特蕾莎修女似乎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他们之所以高尚,是因为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没有自私。

 

我调研的一千多职场人士中,把诚信、诚实、信用、真理放在核心地位的,即第一序列的,不足5%,放在第二序列前5位的,也不过半。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斥着欺骗、误导、忽悠、假冒伪劣,以及公然为诈骗分子提供技术、软件、隐私信息、假证件、假发票那样明目张胆的丑恶,却得不到抑制的原因。

 

审视我们的价值体系,一方面要看利他的价值观是否处于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要看我们的价值体系有无缺失。许多人的价值体系里同时有财富和道德,但是在体系中的排序不同,于是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商人为赚钱不辞劳苦,有时不择手段,对他们来说,财富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君子的爱财,和商人不一样,强调取之有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对君子来说,道德是第一位的,财富是第二位的。强盗和小偷的价值体系中完全没有道德,甚至没有法律和规则,所以他们可能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去攫取财富。

 

某些特定的价值,需要和其它价值搭配,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例如任劳和任怨,只有两者并存,方臻于完美。只任劳不能任怨,不能当政府官员,因为政府做得对是应该的,不尽责理应批评。民众对政府永远挑剔,看到的永远是不足,公务员要能承受委屈。再比如,对女孩子来说,美丽和健康不能偏废。不能只顾形象,忽视健康。有的模特儿为了保持线条,节食到厌食,最后健康毁了,美也没了。类似的搭配还有自由和责任、友谊和原则、财富和勤劳、知识和能力、事业和家庭等,如果只取其一,我们将受到这个缺陷体系的惩罚。

核心价值观是行为的指挥棒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价值观左右着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比如说周末时间的支配:注重健康的人会爬山、游泳、打球,孝顺的子女会去探望父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去做志愿者;有善心的人会去为弱势群体做好事;爱学习的人会读书,拜访高人,参观博物馆。

 

一个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女孩子的恋爱观。珍视爱情的人追求浪漫,崇拜知识的人看重学历,出身贫困的人追求安全感,贪图物质的人傍大款,爱美的人追逐英俊高大帅气……。我们找恋爱对象的标准直接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在找工作、选职业时,我们的选择也受我们的价值观支配。有人想当公务员,图的是安全;有人找国企,因为薪酬福利好,有人选跨国公司,因为可以开阔眼界,并且学习现代管理;也有人找私企,亲身经历创业过程,为自己的未来事业做准备。这些追求从表面上看是具体的利益,背后却是我们潜意识中的价值观。我的一个朋友受聘一家公司做销售,在销售指标压力下,不得不按照统一口径夸大产品性能,掩盖不足,左右客户的购买决策。她为人诚实善良,一百个不情愿,最后辞职加入一公益组织,援助青海贫困儿童。虽然工资低,心情却好,乐此不疲。还有一个外企的销售经理,十分能干,业绩也好,最终也辞职了,原因是他的老板是工作狂,每天晚上打电话要当天的销售数据,布置第二天工作重点。他母亲心疼他,怕他累坏了。他是孝子,不愿母亲为他担忧,权衡之下,决定放弃这一高薪的工作。现状同他们的价值观相左,引发跳槽、改行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工作上人们不同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是核心价值观导演的。持有成就、诚实、目标、责任感、自尊、威信、和谐、待遇、归宿感、自由、创造等不同价值观的人,工作表现,各有各的特点。诚实的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会偷懒耍滑;目标明确的人,最善于高效安排时间和资源;寻求归宿感的人,喜欢“家”一样的文化环境,不能适应冷漠的雇佣关系。在同样工作量和工资的情况下,有人因嫌弃低工资而跳槽,有人因为有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而恋栈。

 

我们再来看看最近在媒体上热议的问题:要不要搀扶摔倒的老人?那些去扶的人,觉得天经地义,他人有难,如果不伸出援手,良心受谴责。利他,良心,无私,尊重老人,同情弱者是他们的价值观。然而,我们也听到不愉快的故事:你把摔倒的人扶起来,他反诬你撞倒了他,好心不得好报,反引火烧身。于是有的人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袖手旁观。或者先拍照,取得自己清白的证据后再去搀扶摔倒的人。这些人把保护自己放在第一位,帮助他人放在第二位。扶有扶的道理,不扶也有不扶的理由。这里没有是非的问题,至于你怎么选择,取决于你的核心价值观。

 

一般人认为性格是天生的,以为本性难移,不可改变,其实不然。怎么解释我们性格上的两面性呢?我们有时大方,有时吝啬,有时仁慈,有时残忍,有时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坚持,有时妥协,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作的不同选择。对性格的坚守也好,放弃也好,选择的依据是价值观。

 

理解了核心价值观的支配作用,很多“极端”的事情就容易得到解释:

为什么贪嘴的女孩子可以抵御巧克力、冰激凌的诱惑;

为什么有人唯唯诺诺,曲意逢迎,不顾自己的尊严;

为什么大城市出身的青年到贫困地区去支教;

为什么有人忍受巨大的、心灵上的痛苦,大义灭亲;

为什么生性贪玩的学子能苦熬十年寒窗;

为什么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历尽艰险,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

为什么郭明义献血几百次;

为什么勾践能卧薪尝胆;

为什么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无惧被教廷烧死;

……

因为在战胜种种欲望的后面,有他们的追求,有价值观的支撑。

 

 

 


 

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我们需要了解他人的核心价值观么?当然。认识他人的价值观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我们同外国人交往时,谨慎、拘束,生怕无意中冒犯对方。礼貌归礼貌了,两者的距离却很难拉近。我们中国人同陌生人谈话,先是询问对方的年龄,住在哪里,继而问有没有爱人,做什么工作,甚至会问工资多少等。这是我们中国人表示关心的方式。中国人嘛,讲仁爱;既然仁爱,就要关注他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交往,会立即引起对方反感。七十年代我曾和一个新西兰外教一起工作。她向我抱怨:我们西方人不问年龄,尤其女士的年龄。我连我母亲的年龄也不知道。可我来中国才一个礼拜,就有50多个人问我“How old are you?”她那愤怒、绝望和无奈的神情至今停留在我的脑海中。现在老外了解中国人的习惯了,似乎也不在乎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自己的年龄。其实在他们的内心里,有一百个不舒服、一千个不乐意。西方人将个人的权利视为神圣。年龄、工资、私生活等属个人隐私的领域,不容他人觊觎,出于善意的好奇也不行。人和人之间的许多不和谐,表面上是由生活态度或者处世方式不一样引起,其实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和处理不当所致。

 

既然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是不一样的,我们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前提是尊重。我们前面说过 ,“价值”,就是我们认为可贵的东西,或者说重要的东西。我们还说过,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底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坚守的东西。既然这么重要,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待之轻慢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见到不少家庭因为丈夫工作忙,早出晚归,给予妻子和孩子的时间很少。于是妻子埋怨,拌嘴不断。对于丈夫来说,事业、单位的认可、为家庭挣钱是他的追求;对于妻子来说,家庭、子女、扮靓、购物是生活的中心,两者均属于正常。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是体谅和包容。工作狂的丈夫,如果偶尔抽时间陪妻子购物,为她买衣饰出主意,送她时尚的化妆品,赞美她的容貌,多说“我爱你”,紧张关系一定缓和。这不是处世的艺术,或做人的圆通,是尊重他人价值观之必须。

 

价值观原则在工作关系中也许更加重要。处理得当,不必讨好卖乖、曲意逢迎,便可以获得老板的赞赏,同事的认可,下属的臣服。老板讲效率,你不能拖拉;老板直率,你不宜拐弯抹角;在追求完美的老板手下干活,工作一定要严谨,万不可粗枝大叶;如果老板有担当,你可不能遇事推诿、敷衍了事,更不能报喜不报忧;看重朋友情义的人,你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和友谊;嫉恶如仇的人,你不能阳奉阴违、违法乱纪。了解他人的核心价值观,互相适应各自的行为方式,和谐是必然的结果。

 

核心价值观对于团队建设最具实际意义。团队包括领导团队、管理团队、工作团队、项目团队等。所谓团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群人。合作、配合是团队的特征,成员间的和谐、默契是团队的力量所在。除了能力、长处、个性之外,团队成员还要了解各自的核心价值观,避免无意之中的伤害。家庭观念重的人,不要让他频繁出差;对自尊心强的员工,不要对他指手画脚,更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批评他。强调个人尊严的人最反感老板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渴求信任的员工不能受误解,不能忍受背后的非议。帮助团队成员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团队建设的最高境界。有上进心的人,为他提供学习、培训、轮岗的机会;追求成功的人,给他压重担、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这种环境里,团队得到的一定是心情舒畅、团结、效率、成功。

 

核心价值观的外部表现是相关的行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就是理解、包容他人的处世和行为方式。让我们来看一个讲义气的人的典型行为:路见不平即拔刀相助,朋友有难会两肋插刀;替朋友做事不讲条件;朋友如果用钱财报答,几近侮辱;而朋友为自己做了事,必思报答,不占便宜。在朋友和家庭之间,宁负家人也不负朋友;朋友出了问题,焦急万分,视为自己的事,有求必应,朋友犯了错,可能替他隐瞒,甚至做伪证……。分析了他的行为方式,如何与他相处,哪些赞赏,哪些包容,哪些保持距离,心中就有数了。

 

以上说到的处理方式属于常识,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得并不自觉。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他人的核心价值观不敏感,任由我们的情绪主导一时一事,不能清醒地、持续地、主动地驾驭人际关系。第二是我们选择性地认同价值观,与人相处就有亲有疏。我们赞美有事业心的人,安于小富即安的日子可能被误解为庸碌无为之辈;我们称颂默默耕耘的无名英雄,追求个人成功可能背上自私自利的恶名。其实,我们不满意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背后缺失的部分。贪图享受没有错,不劳动才成为寄生虫;贪图美食的人,如果钻研,可以成为美食家,我们不会批评他贪图享受,而是赞美他讲究生活品味。

建立健康的、和谐的、建设性的、高效合作的人际关系是个复杂的大题目,了解并尊重他人的核心价值观是要素之一,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个人有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许多公司的介绍上专有核心价值观一栏。这么做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度而赢得市场的信任吗?不是。这是企业组织建设的一个措施。

 

企业的任务不可能由散兵游勇完成,只能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只有形成组织,而且是高效的组织,才能出现德鲁克所期望的结果: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群人聚在一起,可以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那样的一盘散沙。怎样把独立个体的人凝聚成组织呢?“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靠制度,二靠企业文化。制度是刚性的,违反制度将受到纪律制裁。企业文化是柔性的,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风气。风气好,人的秉性中邪恶的一面受到压制,美好的一面得到释放。风气不好,歪风邪气张扬,歪门邪道频出,正能量受到排挤。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随着西方管理学传人中国的,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如果说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说该企业的多数人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处事方法。健康的文化不能自发产生,是企业的高层有意识提倡并身体力行,最终被全体员工接受并效仿,从而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表述成文字,就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的管理学者于是提出一套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DNA,不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人,与不认同公司使命的人一样,不适宜留在这个公司。

 

企业文化是对我们上文所说的“风气”的理论概括。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新颖,从实践来说,我们的经验十分丰富,只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表述罢了。我们平时说的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不就是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么?我们讲的党风、校风、部队作风建设,不都是围绕着核心价值观进行的么?我们的军队、先进单位不就是成功案例么?审视我们自己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我国的一些优秀企业正在做企业文化建设。他们所走的第一步就是界定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战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般分两类,一是职业化价值观,英语叫做work values,例如诚信、尊重、奋斗、责任、信任、追求完美等,主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准则;二是业绩导向的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创新、质量、效率、客户第一、结果导向等,确保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

 

建设企业文化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战略。我亲身体验过一些西方企业内部的文化力量。这些公司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办公室政治少,人事关系简单。大家按流程办事,按规律办事。讨论工作有共同语言,提出的建议靠谱,争论少,被否定的少,伤害情感的事少,所以效率高。我也在国内公司体验过低效率的工作环境。尽管大家敬业,但是做事缺乏规矩,缺乏客观标准,每天忙忙碌碌,要么服从长官意志,要么各自为政,按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做,按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互相抵消工作效率。这些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答案是清楚的:建设企业文化。

 

我国有些企业没有真正弄懂企业文化的作用,形式主义地模仿西方公司。它们在确定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没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挂钩,只是选了些动听悦耳的名词作宣传用。它们把核心价值观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没有落到地上,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才有意义。要让企业的全体员工认同并践行企业价值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要让员工认识到价值观不仅和企业的命运、也和自己的利益有关;(2)将价值观具体化,让员工知道怎么做。关于后者,我们有很好的经验,最好的例子恐怕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打人骂人”、“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没有读过书的士兵也知道怎么做。

 

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也值得借鉴,看阿里巴巴怎样将它的六条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简单易懂、无歧义、可操作的行为:

一、客户第一: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

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

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

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

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

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

积极融入团队,乐意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

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

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

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

三、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

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

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

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

在工作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的提高。

四、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

诚实正直,表里如一;

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

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的制止。

五、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

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

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

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同事和团队;

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的要求。

六、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时间只作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

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

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做正确的事;

遵循但不拘泥于流程,化繁为简,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

 

公司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后,还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配合执行和落实。美国的3M公司成立于1902年,100年来共发明了69000多种新产品2011年,3M平均每2天推出3个新产品,其创新源泉是“视革新为成长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的企业战略和文化。3M有一个著名的“15%规则”,是指团队中的任何人都可以用15%的工作时间去做与职责无关的任何事情来激发创意。发明商务贴的员工就是运用“15%规则”锲而不舍地进行黏着剂研究,才有了之后风靡全球的黄色小贴纸。

 

没有核心价值观是个危险的事。正是由于价值体系出了问题,我们的制药、医疗、保险、教育本是普惠、公益性质的行业,变成了商家盈利的机构,他们原本的服务对象,病人、学生、遇到灾难的人等,反受到它们的“劫持”,遭其宰割。也是由于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许多企业把赚钱当成第一甚至唯一目的,欺骗、坑害他人的行为得不到遏制,顾客的利益受到损害,它们不可能持续盈利、成长为百年老店。

 


 

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说文化,但是这个词的内涵并没有界定清楚。“夫妻识字”里的“学文化”指的是认字、写字;我们平时调侃时说别人没文化,指的是所受正规教育不多,对常识的无知;文化部掌管的文化产业是文艺和演艺团体,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选举文化、饮食文化、健康文化、团队文化、协商文化等,指的是共同的行为方式。

 

大英百科全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知识、信仰、行为的整体。”换句话说,文化包括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一切发现和创造。

 

具体地说,文化包括下面四个层次:

认识层面:对客观规律的一切认知,体现为哲学与科学,包括理、工、医、农、文和人文学科等

审美层面:文学、视听、建筑、民间艺术等

精神层面: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

社会层面(即特定群体中多数人的或曰主流的行为方式):法律法规、衣食住行、语言文字、沟通交际、迎来送往、婚丧喜庆、礼节、服饰、器物的利用(如瓷器、竹、武器)等

 

所谓文化的辉煌、成就的大小,主要在于认识和审美层面。所谓文化的差异,主要存在于精神和社会习俗方面,由此形成不同民族或者不同国度的标识。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鲜明而强烈。特别是价值观的核心体系,已延续三千年,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处于我们传统的价值体系核心的是“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我们现在处理官民、父子、夫妻关系时,仍然带有这三纲的印记。三纲在近百年中逐渐淡出历史。君为臣纲受到民主潮流的冲击;父为子纲受到独生子女为中心家庭模式的颠覆;夫为妻纲受到男女平等的否定。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不同朝代宣传的重点和用语略有不同,有时是“礼义廉耻”、“智仁勇”、“温良恭俭让”、“忠孝节义”等。对这些品质的信奉,已经深深植根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用奥地利心理学家荣格的话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的特定人群有自己特定的价值观。例如君子用“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自勉;读书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追求;治国者牢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胸怀抱负的大丈夫以忍辱负重、能屈能伸为美德。

 

这些传统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可珍贵的无形资产,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正是人们信奉的价值,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1644年,满清入关征服了大明朝,占据了紫禁城。政治上它占领了中国,文化上它反倒被汉族同化,因此,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时,他们的国土收入中国的版图,中国的面积陡然扩大了近一半。

 

 

骆家辉现象: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的标识

作者:王希苏 来源:http://www.rushangwu.com/儒商坞

民族是一个难说清的概念。它最初的划分标准是地域、语言、血统和风俗习惯。早期的国家是以民族为核心形成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活动范围的扩大,不同族群的人开始通婚、混居。在中华大地,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地界不断扩大,渐渐地包罗了其它55个民族,为了避免大汉族主义和团结少数民族,我们统称为中华民族。

 

世界各地的民族迁徙和交融,从来没有停歇。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有了动力火轮,人们从海上探索地球上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随后便是欧洲海洋强国对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的大规模殖民。这就是北美和大洋洲说英语、南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非洲大陆说英语和法语、印度和巴基斯坦说英语、越南说法语、菲律宾说荷兰语的由来。殖民运动造成的一个后果是民族界限的模糊。

 

北美洲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他们无力抵抗入侵者,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渡海而来的“黄蜂”(白种央格鲁撒格逊人,White Anglo-Saxon Persons的缩写WASP,意为黄蜂)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由于美国地域广袤,人烟稀少,加上思想开放和经济发达,吸引了全世界追逐自由和成功的人士。现在真正的“黄蜂”占美国人口不足10%。美国人自称是世界民族的“大杂烩”(hodgepodge)。要说这个大杂烩像中华民族那样是一个民族,很难让人信服。但是,这么多不同民族的混杂,美国并没有因此四分五裂,美国人也不是一盘散沙,更没有人闹什么独立。什么因素具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也各各不同,他们具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只能是核心价值观。谓予不信,让我们分析骆家辉现象。

 

骆家辉是华人后裔,于2011-2014年代表美国,到中国来担任美国大使。黑人当总统,华人当驻华大使,我们不感到意外,心里面暗暗钦佩美国的开放和大度。但是我们对骆家辉则满腹狐疑:你骆家辉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帮中国人说话还是帮美国人说话?中美若发生矛盾,你站在哪一边?你不觉得你的双重身份别扭么?

 

骆家辉是怎么处理这个复杂关系的呢?他说,“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这就是说,是不是美国人,跟祖宗、肤色和血统划分的。那么,骆家辉宣称自己是美国人,依据的是什么标准?

 

骆家辉在美国国会宣誓就职时是这么说的:“作为在华盛顿州长大的中国移民的孩子,有机会代表我的出生地美国和美国的价值观,这无疑超越了我的任何梦想。”他抵达中国的第一次讲话和离任时的最后一次讲话中,在提及自己美国身份的时候,说的都是“我信奉的是美国的价值观。”骆家辉的例子告诉我们,价值观是美利坚“民族”的标识。

 

价值观是不是“民族“的标识,我们将中美两个国家作一比较就清楚了。中国的文化基础是集体主义,国家、社区、单位、人民、老百姓、群众、父母官、团结是我们的口头禅,相应产生的价值观是爱国、爱民、服从、互助、共享、分担、牺牲、利他、先人后己等。这些价值观,有如DNA,融化在多数中国人的心态和行为中。就说“爱国”吧,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珍重的国民品质。我的一个老外朋友在中国工作了二十年,非常喜欢我们的文化。有一次在微信上对一些社会现象抱怨了几句,结果在朋友群中遭到文字的围剿,他气得要离开。发发牢骚不行吗?那要看谁,我们行,老外不行。我们抱怨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不允许老外说三道四也是爱国。我们喜欢问外国人“喜欢中国吗”?老外在舞台上说“我爱中国”、港台歌星唱“我的中国心”,立马获得掌声和欢呼声。不是应景,是出于真心。有个例子更说明问题:我们电影里对汉奸表示不屑时,会这样斥责他:“你是中国人么?”从人种来说,汉奸当然是中国人,但是不具备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不爱国,就算不得是中国人。

 

美国的价值观基础是个人主义,信奉的是独立、自由、民主、反抗暴政、反对独裁、机会均等、权利、尊重隐私等。这是有历史原因的。欧洲向北美的殖民始于16世纪。一些受到政治和宗教迫害的人士,弃井离乡,远渡重洋,来到哥伦布不久前发现的新大陆。他们一无所有,豪无外援,在荒原上建设自己的家园。这就是美国梦:只要个人努力,人人可以成功。不料英国人以宗主国的名义来收税,当然遭到拒绝,于是有了“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必然形成个人奋斗的、独立自主的、民主平等的价值观。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渗透到骨子里面。他们不到不得已不要人帮助,只有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候才叫“help!”。这里的help不能直译成“帮助”,是“救命!”在美国没有“乐于助人”一说,即便他们来到中国这个陌生的国度,我们出于善意,主动提出帮助,一般是遭到他们婉拒。在他们看来,只有弱者才需要帮助。承认是弱者,不是美国人的作风;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是美国人的习惯。什么等靠要,什么政府政策倾斜,美国人闻所未闻。

 

各国的民族价值观都是完整的体系,不能分割开来评论。美国人信奉的民主和法制、自由和责任、权利和平等,这一对对价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们享受言论自由,但是对自己说的话负责,造谣、诽谤、撒谎、欺骗比较少;人人可以竞选总统,选不上会大度地承认失败,祝贺竞选对手,没听说有暗中使坏、事后策划政变的。中国的价值观产生于农耕经济模式和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形成的五伦十义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五伦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长幼这五对人伦关系,十义是平衡、调和这五对不平等关系的原则。十义是:君从、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在十义中,权利伴随义务。你既然是纲,就要承担纲的义务,我既然是属,就有受保护、受关爱的权利。这种处理社会关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沿用二千五百年,也使我们的封建制度稳坐了二千五百年。这两个体系形成于不同的土壤,各有特色,各有其用。

 

各个民族的价值观不同,这就给国家间的了解互信、建立友谊增加了复杂性。一般地说,价值观相同的国家走得近些,例如北美和欧洲。犹太人和中国人,由于历史遭遇有相同之处,感受类同,而且两者都重视亲子关系和教育,相处起来比其他国度的西方人融洽。价值观相左的民族,如果不去主动理解,相反要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难免要打架。中国军人的价值观是牺牲、奉献、荣誉,背叛投降遭到鄙视,宁死不屈得到赞美。美国鼓励士兵被俘后投降,保住性命要紧。这里没有高尚不高尚的问题,是价值观铸就的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必强求一致。这里要重复一句前几年时髦的话:理解万岁!

 

中美两国不仅核心价值观差异大,对特定价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国讲的人权主要是《独立宣言》提及的“、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人权宣言》中界定的“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中国政府提出的“生存权”,和上面的原则并行不悖,互相呼应。美国不肯接受这个观点有些费解:我们不去解决穷人的温饱问题,反去告诉他有示威的自由?直到上世纪末,中国还有几亿人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绝对贫困线标准之下,另有上亿人喝不上干净水,在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公路不通,农村居民没有电和燃气、多数农家买不起电冰箱和洗衣机……。中国政府为改善几亿人生存状况的努力、老百姓得到实惠后的心理感受,美国人才不管呢。人家总统、副总统、国务卿来中国,还是要和你谈谈你的人权纪录。因为他们一听到有“异见分子”抱怨受到“不公正待遇”就受不了,看到中国人“没有思想自由”、“有话不敢说”,心里难受。要说他们敌视中国,言过其实;但是说他们对自己价值观偏执和对其他民族价值观有偏见,应该不冤枉。

 

美国和中国在双边关系上磕磕绊绊,原因之一是美国揪住中国的“人权”问题不放。我们刚刚从“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思想羁绊中解脱出来,接受西方的人权观念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怎能完美无缺?美国废除黑奴制150年了,种族歧视不是还没有绝迹吗?骆家辉显然比我们着急。在人民大学作告别演讲时,他执着地忠告我们:“在离开中国前,我想谈谈一些对我和中国都特别重要的话题:法治和言论对形成不断进步和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听得出,骆家辉没有恶意,这番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两条当然重要,但是网上的民调反映出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是:环境、腐败、收入差距、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养老、留守儿童、农民工的城市居民身份等。我们没有义务用美国标准权衡轻重缓急、按美国意志制定时间表。

 

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的标识,也是这个民族的软实力所在。核心价值观也是民族的道德底线,侵犯不得。就像我们的游客到国外,如果不遵守人家的规矩,不尊重人家的文明习惯,会讨人嫌。美国人自认为自己的价值观优越,企图在全世界推行,这种做法行不通,其霸道态度令人反感。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不同信仰的互相影响,不可抗拒地每天发生着。我们传统价值观有必要进行自我扬弃,不断更新,吸收其他文化的营养,但是,这个过程是自发的,内容是有选择的。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