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检索查询 时事新闻 公 告 联系我们
现代企业文化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编辑出版:《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114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637/G0

邮发代号:80-780

语   言:中文

周   期: 旬刊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xdqywh@vip.163.com

电  话: 010-51197712

官方唯一投稿QQ

QQ: 3565265704

学术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马彬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吕国泉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

乔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齐善鸿  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苏勇     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李光斗  品牌专家

吴基伟  中航工业集团青联主席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陈步锋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

金思宇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孟凡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钟宏武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

黄河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彭和平  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主任

舒化鲁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企业规范化管理专家

     
 

企业管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更新时间: 2014/8/14 点击数: 2464  

文/段俊平


    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的达摩祖师创立了禅宗,“见性成佛”是佛家禅宗的主张,禅宗祖师达摩在其所著《悟性论》中,将禅宗的特点概括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这也是禅宗核心的理论,“直指人心”,是一种顿悟的方法,靠的是自己觉悟,而非别人的帮助,因此,不需要有文字,即使非宗教、非佛门中人,也能凭借自己的顿悟,而获得心灵的彻底解放,所以说它是“教外别传”。

    据说,达摩祖师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民间流传有“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悟功夫”的说法。禅宗还认为,“见性”是成佛的关键,这里的“性”指的是人和万物的本性。宋代大诗人苏轼有句非常有名的短诗:“柳是绿,花是红,真面目。”这里的真面目就是说事务的本性。每个事物及人内心都有一个本性,这也是佛家所言的“如来本性”。要实现觉悟不能靠外界的力量,关键是要自己去发现它,自己去觉悟。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见性成佛”的真实含义,无论是谁,只要真正见着了自己的本性,他才能成佛,才能功德圆满。

    虽然“见性成佛”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色彩,实质是宣扬精神至上的一种超验理论,但“见性成佛”是佛家思想关于个人应当如何修行的重要方法,它所揭示的哲学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却有许多现实意义。在企业这个组织中,对员工的管理方面,最高境界就是要员工实现“见性”从而达到自我觉悟,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自发。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管理员工是一件很耗费心神的事情,因此他们制定了很多制度用来约束员工,以求管理好员工,结果却带来了员工消极怠工,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两重天的管理局面。虽然在现代管理学中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员工没有形成自觉和内心的见性,单单靠制度来约束指导员工行为,就会出现员工不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离心离德的局面,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执行力的,这样的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前途,管理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员工这个个体看到自己和企业及企业家的本性,从而实现成佛的自我管理境界。

    禅宗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神识,也称之为心识。这个心既有不好的杂念,也有好的正念。只有把心里的杂念去掉,才能圆成佛道。同样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使员工达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就要让员工通过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感染、凝聚员工,让员工把不好的杂念去掉而能从内心认同企业,与企业真正的融为一体。员工的自我管理就是要让员工形成一种自律精神,通过员工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最大能量,维护企业的最大利益,保持企业运作的高度和谐。然而,怎样才能让员工认可、领悟到最终愿意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呢?我们就要在企业管理中学习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佛理。

见性成佛

    企业领导者应当减少其领导的行为,让更多的企业员工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来,企业家必须懂得佛家思想“见性成佛”的道理,认识到企业家的本质是创造适当的条件和环境,制定合理的规则和程序,使员工自己去开展工作,企业家的决策应当从这一本质出发,而不是执著于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行为。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为公司创造出奇迹,问题在于他是否自觉地领悟到他自己与企业是合为一体的,他自己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悟性去解决问题,或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的技术。如果光靠领导的督促、命令去执行任务,那么这些员工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员工如果能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开创新局面,去发现新思路,从而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产生灵感,就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就会成为一个觉悟者,而不仅仅是为了钱,为了讨好领导而被动工作。只有把工作、创新当成一种乐趣时,那么这个员工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而是在向“成佛”的途中逐步靠近。另外,企业的领导者还应注重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言传身教,企业家的工作方法、待人接物及风度、谈吐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每一个员工。而且领导者更应具备自觉地开悟的能力,企业的领导者应该从领导“思想”出发,通过沟通、影响、引导、推广“价值观”,使员工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与领导者一起确立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奋斗,此所谓“上下同欲者胜”,让员工感到企业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奉献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当员工的内在精神被某种理念吸引后,他会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可以用简洁有力的口号表述出来,如联想的企业文化口号“负责任、重承诺、讲信誉”,丰田的企业文化口号是“发扬友爱精神,以公司为家,相亲相爱”等。

双向沟通

    建立尊重人性、积极发挥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体制和制度,强调双向沟通。合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体现出企业对员工的认可,推进员工的自我管理。例如,完善企业的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体现出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使员工在工作上有成就感,存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对员工价值的承认和尊重。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不惜每个季度都要与员工交流,诸如“工作是否如你所愿”“能力与岗位是否匹配”“还需要公司为你做什么”等问题。惠普公司相信员工都有创造力,并有意识地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而不需要硬性的规定和行政束缚,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再次,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真正的财富,人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企业应为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创造条件,给员工一个充分发展、展现个性并适应企业需要的空间,为员工成才、发挥聪明才智、实现理想和价值铺平道路,尽力避免员工职业通路堵塞而引起的种种弊端。领导变为“教练”,将权利下移,使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变为“主人”。例如,海尔集团为了给每一个员工创造发挥才干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甚至在企业里创造性地设置了“见习副总裁”一职,把人选放在副总裁的位置上,干干看再说行不行。此外,管理者还应该注意鼓励员工建立自我竞争的观念,始终使员工的思维伴随着市场的“脉搏”共进。通过创新活动以及各种激励手段,让员工体验到创新的乐趣,把整个人才队伍盘活,把每一个人才个体激活。

自我管理

    员工达到了一定的素养,才能具备自我管理的条件。通过经常性的培训,可以让员工具备成功者的素养,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开发。一个想把工作做好的员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培训,他必须有向同事、师傅、老师、领导和书本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念。企业领导也要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各种培训的条件,建立互动的学习型组织,使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成为员工工作任务的组成部分。

    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叫做“自己培养自己”,反映出公司在员工自我管理上的深刻见解。和世界上所有的顶级公司一样,西门子公司把人员的全面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列入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认真地加以实施。但他们所做的并不止于此,他们把相当的注意力放在了激发员工的学习愿望,营造环境让员工承担责任,并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同时引导员工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以便能和公司共同成长。这种理念的前提就是,经过挑选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优秀的,而且公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员工而获得业绩和其他利益的增长。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佛家的寺庙,那么企业家就是方丈,员工就是修佛的出家人,一个企业中就像寺庙与出家人一样,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纸合约那么简单,不能单靠佛法和寺庙的规矩硬性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而要通过感化和教化使员工自己觉悟,要达到员工的自我管理,企业家就需要有“明心见性”的境界,要建立被大家认可的企业价值观,再用它去引导员工,约束员工,从而使每个员工能自己实现“见性成佛”的境界,最终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这种自内而外的“成佛”修炼是每个企业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新闻出版署 |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  龙源期刊网 |  万方数据库 |  中国新闻出版网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中工网 |  中工网-工会媒体协作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企业形象建设年会 |  网站建设 |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官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